有個同事T,以前我們曾經還不錯~
我知道她想學英文所以也曾推薦給她一些不錯的學習工具~
我們以前會聊很多心事,過往經驗~ 了解彼此並互相幫助!
後來聽說她買了房子了,一方面覺得她很厲害
另一方面覺得壓力不小,因為我知道她實際上的處境 無論生命的挫折還是過往的職涯經歷
基本上對於過去私聊的部分 都僅止於私聊~ 我不太會透漏給其他人
後來因為座位沒在附近,縱使在公司也久久未聯繫~
但我發現她的性格變得有點奇怪,那種感覺像是沒有安全感
長官請我跟T合作時,我去詢問她的當下~ 她似乎很排斥跟我說話,彷彿我打擾到她忙碌的時間
似乎一分鐘都不可被打斷, 態度也是非常的不友善
縱使我一次次的被她這樣對待,為了達成任務 我也是一次次再想 再修改 是否我哪裡有講話不妥
縱使我使用更多禮貌、更多委婉更多的謙卑肢體與她溝通,都無法讓她的心牆與態度軟化。
我不懂,面對長官時她的客氣 與面對同事 為何她的溝通態度會如此否變?
我在想是否她的人生遇到了什麼瓶頸? 否則怎會變化如此大?
分組活動時,恰巧又是同一組的機率很高
T的助理A跟我年紀相仿~ 再加上籌備婚禮的經驗,所以有很多共同話題
但當我跟她助理聊得很開心的時候,她很怕一個人被拋下的加入我們的對話
縱使 我知道這類的話題 並不是她喜歡的, 所以有些時候 我會看狀況而選擇要不要繼續聊下去
她似乎好怕我跟她助理好,所以任何分組 直接強勢的把我排除在外~
尤其是三個人要分兩人一組,一定會有一個人要去跟別人併組,她就會直接指揮我出去~
念在同事一場,這樣的性格 我覺得合作起來也沒有很開心~ 所以也沒多說什麼就笑笑去找其他人一組~
只是比較擔心她的助理,T的助理A畢竟是新來的 沒有辦法先做出什麼選擇~
幸虧 我並不那麼在意落不落單~ 反正公司就是做事,只要能完成 我覺得跟誰都無所謂!
我問A是否T討厭我?
A跟我說,應該沒有 因為她對其他人(沒有利益關係的人)態度也是如此不友善!
這跟我原本認識的她很不一樣,因為T以前曾經告訴我~ 她很不喜歡某些人用了善意的詞彙包裝自己的形象,事實上對人態度很差
但現在的T似乎變得跟她以前討厭的樣子一樣....
她助理也曾經跟我講一些離譜荒謬的事情
比如要助理學著裝忙云云~我問她助理 實際上的T是否忙碌~ 事實上因為T的工作淡旺季明顯
所以現在不太忙,當然 可能景氣有影響T的業績 所以她的壓力也不小~
以前曾發生過一件事情,讓我不敢跟T太好,我也發現當關乎到她利益相關的事情時
她可以撇除一切體諒,純粹把她個人的私利放在團體利益之前!
比如 我在進行群體的制服量身時,大家都會統一先填寫自己的尺寸~
但實際上不同成衣廠的版型與尺寸有偏誤時,很多人沒試穿就在現場反悔自己原先的決定 跟我要求更換!
對於一兩件 我可能還能接受,當大家都尺寸浮動~ 作為負責人 我不可能如此決策! 只能極盡安撫~
畢竟源頭做錯,我是負責配發的人~ 我的為難她不會不知道
但面對到我的為難 當時的她縱使我們還不錯,但T仍是施加壓力於我!
那次我私下給她退讓了,但我也看見了不一樣的她。
有一天A在一個午餐時刻,偷偷的約了我吃飯
跟我說了許許多多的事情, 我知道她承受了T的壓力已久,
說真的 在這樣的人底下工作,長期下來真的身心有傷害的~
我常常鼓勵T的助理A,以另一種的心境跟對方合作,畢竟長期對別人不友善~ 總有一天眼看被不友善對待的人會變成自己,
A並非不柔軟之人,只是在工作上 T的心牆也是很高! 她像防備多日的一隻貓,時時以凌人的態度讓人不敢靠近~
跟自己主要的合作對象無法在工作上契合,注定埋下了工作無法長久的因子,
不久後A還是跟T鬧翻了~ 關係進入了冷戰期! 我相信不是忍耐已久的A開戰的~
只是這天來的比我預期的快,而且T與A關係撕毀的更難堪~
T把原先A的工作抽回,冷血的 收拾了桌面 冷冷的一句"就這樣吧" 不給A任何工作分配與任何溝通的可能~ 直接句點對方。
A調組了,那一天,我遠遠的從座位上隔岸觀火,隱約感受到上面的長官也許也有感覺到這一切有點不單純~
上週我偶然的聽到了一些八卦,似乎是T名列在公司待裁名單內
一方面驚訝,T畢竟為了維護自己的工作在形象包裝上做了很多功夫~ 無論是在任何時刻維持桌面上的整潔還是忙碌感,抑或是她本身優異的穿衣品味。
但凌人的態度,在某些時刻,讓外表美麗的她瞬間變得醜陋,這種態度對組織發展長久下來真的是不利的,
無論她用了再多正面的文字 去包裝她刻意營造出來的形象。
尤其人到了一定的年齡,如果專業的技能無法提升, 身段不夠柔軟, 績效無從評估~ 處世不夠圓融
真的會把自己的路走死,十足的職場警世錄
上週五,我撇見了T在座位上講著電話 擦眼淚
她的眼淚應證了一個八卦的真實性,我不知道她還遇到了什麼事情,讓倔強的她變得外表如此剛硬不可親近。
之前工作的長官曾告訴我 一句職場名言 「『變』是不變的真理」
因應景氣公司從擴編到縮編,組織內的改組,個人工作內容的調度~ 如果過去的專業並無辦法為新的職位創造價值
而自己也不願意退而求其次做選擇, 在時代的變遷中
年齡就會成為一種侷限, 而工作者 就會流下時代的眼淚~
以前學生時代 大家可能會覺得某些工作者在工作上傑傲不遜~如果對方很有本事大家可能就會多包涵,某些人是用傑傲不遜包裝,事實上有沒有料是否經得起查核?
隨著時間逐漸的推移,大浪來了 就知道誰在裸泳~
無論各種年紀都要時時警惕自己
無論對人的態度還是對工作價值的審視
新工作潮 正在席捲各個產業
你/妳感覺到了嗎?
國中時記得看了新工作潮的一句書摘
"不久的將來,世界有一半的人每天要工作十二小時,另一半的人,會失業"
我當時心裡的想法是 我毫不猶豫選擇前者!
工作的定義很廣,不見得是做辦公室~
縱使很累 但我能做 代表我還有能貢獻的價值。
可能家人曾經失業的苦痛 在我還是學生時期 就嘗過不只一次,我了解那種 經濟中斷的壓力~
過了15年 這句話仍迴盪在我的心中,
我想我依舊會選擇前者吧